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阅读量: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11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研究系统与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从事控制科学理论研究、控制技术与方法研究、控制系统开发与设计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位获得者应具备: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恪守学术道德规范,遵守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

  2.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发展动向,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与他人合作开展科研工作的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的学术表达和交流能力。

  3.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以书面和口头方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研究结果和实验方法。掌握英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英文文献、撰写论文。

  二、研究方向

  本学科下设四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本学科按一级学科培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先进控制理论及应用

  2.智能发电系统分析与优化

  3.发电过程建模、仿真与控制

  4.智能仪表与智能系统

  5.网络化控制技术与系统

  6.故障诊断技术与应用

  7.现代测控技术与信息处理

  8.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

  9.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实行导师负责制,采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工作)的培养方式。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分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两个阶段,课程学习阶段不少于1年,学位论文阶段不少于1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全日制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位课程不少于21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1学分。对跨门类、学科专业考取的研究生,是否需补修相关课程由导师确定。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及“研究生课程目录”。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阶段包括的主要环节有:

  1.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硕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态,尽早确定课题方向,完成论文选题。学位论文的选题要密切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鼓励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应用型课题。确定学位论文工作的内容和工作量时应全面考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培养年限等方面的特点。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会一般要求在第三学期前十周完成,2年毕业的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要求在第三学期前二周完成。主要内容包括: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该方向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及分析;论文计划开展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主要参考文献。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为:字数应在5000字以上;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在3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0篇。

  选题报告会在本学科范围内相对集中、公开地进行,并由以硕士生导师为主体组成的审查小组评审。选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导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

  若学位论文选题有重大变动,应重做选题报告。评审通过后的选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交研究生院备案。

  开题报告通过者给予1学分。

  对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见《华北电力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必修环节实施细则》。

  2.论文中期检查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在第四学期末完成,2年毕业的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要求在第四学期的前三周内完成。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为: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等。

  论文中期检查通过者给予1学分。

  对中期检查的具体要求见《华北电力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必修环节实施细则》。

  3.学术论文发表与科研成果要求

  硕士生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以第一作者身份(如果是第二作者,其导师必须是第一作者)撰写一篇及以上本专业学术论文,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或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

  (2)获学校科研成果一、二等奖一项,本人排名在前5名。

  (3)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署名华北电力大学)获得省部级三等及以上奖励一项,或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登记一项。

  所有申请学位人员,在学期间所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其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华北电力大学。

  4.学位论文撰写

  按《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执行。

  5.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硕士研究生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必须达到所在学科对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发表与科研成果的基本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审与答辩按照《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的有关规定》、《华北电力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等相关规定执行。

  六、两年制毕业条件

  特别优秀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满足下列条件的基础上可申请两年答辩。

  1.第一学年的课程成绩排名在本专业的前20%;

  2.答辩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如果是第二作者,其导师必须是第一作者)在SCI二区及以上刊物(以中科院分区为准)上至少发表(正式出版或网络在线出版)一篇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3.答辩申请经导师同意,并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

  七、其他

  1. 实践环节:1学分

  实践环节包括实验教学、专业生产实践、教学实践、与专业学习相关的创新创业等。

  在第二、第三学期院(系)及导师安排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如参与指导课程设计、实习、实验、辅导答疑、课堂讨论等教学环节,或结合科研课题到生产单位参加调研或项目研发等实践工作,总工作量应达到80学时或10个工作日。

  依托学科实验室、研究所(室)或实践教学基地,院(系)及导师根据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安排研究生参加实验教学或专业生产实践。研究生进行与学科应用技术相关的硬件、软件设计或系统设计;或参与学科应用技术相关的科技研发项目和科学实验;或进行工程设计、实验设备安装调试或协助实验室教师指导本科生完成实验教学等实验工作,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2. 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6次学术活动。每次学术活动后须写出不少于500字的小结。

 

附表: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开课学期

备注

学位课 不少于21学分

6学分

公共课

第一外国语

84

3

考试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考试

1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考试

1

不少于4学分

基础理论课

矩阵论

48

3

考试

1

 

数值分析

48

3

考试

1

规划数学

32

2

考试

1

泛函分析

32

2

考试

1

随机过程

32

2

考试

1

不少于6学分

学科基础课

线性系统理论

32

2

考试

1

 

非线性系统分析与控制

32

2

考试

1

系统工程导论

32

2

考试

1

模式识别

32

2

考试

1

检测理论与应用

32

2

考试

1

不少于5学分

学科专业课

专业英语

16

1

考试

2

不少于

5学分

智能控制

32

2

考试

2

自适应控制

32

2

考试

1

预测控制

32

2

考试

2

鲁棒控制

32

2

考试

2

随机过程与随机控制

32

2

考试

2

现代传感技术

32

2

考试

2

信号处理与信息融合

32

2

考试

2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32

2

考试

2

仪表可靠性技术

32

2

考试

2

系统决策与分析

32

2

考试

2

系统建模

32

2

考试

2

图象处理与分析

32

2

考试

1

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

32

2

考试

2

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

32

2

考试

2

现代电厂控制与优化

32

2

考试

2

检测过程数值模拟

32

2

考试

1

非学位课

6学分

必修课程与必修环节

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

 

1

考查

1

6学分

专题课程/seminar课程

 

1

考查

2

实践环节(实验、实践)

 

1

考查

答辩前

学术活动

 

1

考查

答辩前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1

考查

3

论文中期检查

 

1

考查

4

选修课

科技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专题讲座

16

1

考查

1

 

可选修上面的学科基础及学科专业课或其它学科专业课程和“研究生课程目录”上课程。